(1) 与脉冲指令相比,CANLink通信协议下,轴的响应速度是多少(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的差值)?
(2) 电气拓扑图中的第10台伺服驱动器是否能切换CANLink3.0协议和脉冲指令?
(3) 客户要求X轴、Y轴进行插补,在CANLink3.0通信协议下,两台伺服驱动器能否同步运动?
2、 现场测试具体步骤:2.1.1现场测试步骤
现场测试具体步骤:
|
1.接线:按照接线定义,连接伺服CN1线、脉冲线、H3UCANLink3.0线。 2. 测试内容一:CANLink通信协议下,轴的响应速度是多少(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的差值); 3.测试内容二:同一台伺服是否能切换CANLink3.0协议和脉冲(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差值); 4.测试内容三:测试两台机器CANLink3.0通信协议,观察他们的响应速度和同步性。 5、电脑通过InoservoShop的示波器观察轴号1和轴号2的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; |
2.1.2测试参数:
2台IS620PS2R8I-C伺服驱动器;
两台H3U-3232MT;
1台ISMH4-40B30CB-U234Z、1台ISMH4-40B30CB-U231Z,如图6所示。
图6 测试现场图
2.2测试内容一:
CANLink通信协议下,轴的响应速度是多少(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的差值);
A:在AtuoShop中编好程序,下载到H3U中;
B:触摸屏中运行,通过InservoShop的示波器观察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;
表1 CANLink3.0通信协议和脉冲控制下,轴的响应时间(位置指令与位置反馈差值)
主位置指令来源
| 响应时间(ms)
| 均值
|
多段位置
指令(CANLink)
| 22.5
| 26.5
| 26.25
| 22.5
| 22.5
| 22.5
| 18.75
| 26.5
| 22.5
| 23.39
|
脉冲指令
| 22.5
| 22.5
| 22.5
| 30
| 26.25
| 26.25
| 18.75
| 22.5
| 22.5
| 23.75
|
总结:CANLink3.0通信协议和脉冲控制下,轴的响应时间(位置指令与位置反馈差值)无明显区别。
2.2测试内容二:
同一台伺服是否能切换CANLink3.0协议和脉冲(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差值);
A:同一台IS620P-C伺服连接一台H3U走CANLink3.0协议,另一台H3U发脉冲信号;
B: 第一台H3U走CANLink3.0协议通过HMI发送轴控指令,另外通过HMI按钮触发H3U发脉冲信号;
C:电脑通过InoservoShop的示波器观察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;
图7 H3U和IS620PS2R8的CANLink3.0协议和脉冲接线图
表2 CANLink伺服参数设置表
功能码 | | | |
H02-00 | | | |
H03-08 | | | |
H04-06 | | | |
H05-00 | | | |
H05-07 | | | |
H05-09 | | | |
H09-00 | | | |
H09-01 | | | |
H0C-00 | | | |
H0C-08 | | | |
H0C-09 | | | |
H0C-15 | | | |
H11-00 | | | |
H11-01 | | | |
H11-04 | | | |
H11-12 | | | |
H11-14 | | | |
H11-15 | | | |
H17-00 | | | |
H17-02 | | | |
H17-04 | | | |
H31-00 | | | |
(1)将伺服功能码H05-00从“2-多段位置指令”改成“0-脉冲指令”,停机生效后,轴可以走脉冲模式,其余指令不变,VDI通讯端子使能。
(2)轴控指令和脉冲指令不能在同一个程序内。
(3)测试了同一台伺服通过修改H05-00功能码,可以切换CANLink3.0协议和脉冲指令,并采样了轴的,轴的位置指令和位置反馈;
(4)观察波形图。
图8 切换CANLink3.0协议和脉冲指令的波形图
图9 程序中轴控指令绝对定位脉冲数
图10 程序中脉冲指令绝对定位脉冲数
表3 CANLink协议和脉冲控制相互切换后,轴的运行情况
H05-00功能参数变化 | | | | |
0→2 | | | | |
2→0 | | | | |
0→2 | | | | |
2→0 | | | | |
0→2 | | | | |
结论:(1)轴控指令和脉冲指令不能在同一个程序内。
(2)当CANLink协议切换成脉冲控制或者脉冲控制切换成CANLink协议,轴的当前位置H0B-17为脉冲绝对定位指令中指定目标位置的脉冲数。
2.3测试内容三:
测试两台机器CANLink3.0通信协议,一台走脉冲控制,另一台同步运动,观察他们的响应速度。
A: 一台IS620P-C伺服连接一台H3U走CANLink3.0协议和另一台H3U发脉冲信号,IS620P-C伺服轴号1通过CANLink3.0协议连接另一 台IS620P-C伺服轴号2;
B: C:电脑通过InoservoShop的示波器观察轴号1和轴号2的位置指令、位置反馈;
(1)总线的两端均要加120欧姆的CAN总线匹配电阻。CANLink接线图如下图11所示:
使用伺服驱动器内部24V电源的集电极开路接线,伺服驱动器+24V电源接35-PULLHI,43-PULSE-接Y0,39-SIGN-接Y1,H3U的COM0、COM1接COM-。
图11 CANLink接线图
(1)主程序只调用子程序2,
轴2走绝对定位,可运行
(2)主程序只调用子程序1,
轴1走绝对定位,可运行
(3)主程序同时调用子程序1和子程序2
轴2先走绝对定位,可运行
轴1可以同时走绝对定位,可运行
(4)主程序同时调用子程序1和子程序2
轴1先走绝对定位,不能运行
轴2使能,走绝对定位,可运行
再运行轴1,走绝对定位,可运行
(5)子程序1和子程序2放在一个主程序里
轴1走绝对定位,不可运行,但是可以正、反点动运行。
轴2走绝对定位,可运行
轴2走完绝对定位,轴1走绝对定位,不可运行,可点动
轴2走完绝对定位,轴2断使能,轴1走绝对定位,不可运行,可点动。
表4 轴1和轴2轴控指令运行逻辑
主程序调用 | | | |
子程序2 | | | |
子程序1 | | | |
子程序1和子程序2 | | | |
子程序1和子程序2 | | | |
结论:
(1)轴1的轴控指令和轴2的轴控指令的不能在同一个程序里,不然无法轴使能。
(2)将轴1的轴控指令和轴2的轴控指令分成两个子程序后,同时调用两个子程序,当先轴2运行,轴1也能运行;当先使能轴1,轴1不能运行,但是可点动;使能轴2,轴2可运行;断开轴2子程序后,轴1也能运行了;
注:CANLink协议的轴号与从站设定有关。
方案存在的问题:
1、CANLink3.0通信协议和脉冲控制下,轴的响应时间(位置指令与位置反馈差值)无明显区别;
2、当CANLink协议切换成脉冲控制或者脉冲控制切换成CANLink协议,轴的当前位置H0B-17为脉冲绝对定位指令中指定目标位置 的脉冲数。
3、轴1的轴控指令和轴2的轴控指令的不能在同一个程序里,不然无法轴使能。[index]
4、将轴1的轴控指令和轴2的轴控指令分成两个子程序后,同时调用两个子程序,不能同步运行,必须分步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