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享受更多特权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伺服系统 又称随动系统,就是我们常说的电机。 指令输入,控制器,驱动电路,执行机构,测量传感器 伺服驱动器发送给电机,伺服编码器在电机后 控制板的组成 DIDO电路(数字量输入,输出电路) 负责与上位机进行信号交互 脉冲口 相应的信号接收处理电路 编码器接收电路 通信电路 485,232通信 其他电路 驱动板的组成 开关电源电路 主功率电路 IGBT驱动电路 母线电容 上电缓冲电路 各种采样,监控,保护电路 汇川的伺服产品介绍 高性能多传-IS810 全能型单轴-SV680 通用型单轴-SV660.SV620 经济型单轴-SV630-物流设备 重点介绍SV660系列 六大性能提升 体积小巧 性能卓越 便携易用 安全可靠 智能计算 认证安全 SV680系列的特殊功能 龙门同步 龙门属性:刚性龙门,柔性龙门 偏差补偿模式:互补模式,主从模式 扩展功能安全 SLS+STO应用场景 全闭环 支持多种协议 高速脉冲输入 SV510系列 主要用在对力学控制比较高的相关场合 MS1系列伺服电机 MS1 H1-40B 30C B-A3 3 1 Z 编码器 分类 按检测信号,数字式,模拟式 按测量,增量式 增量式光电编码器,码盘,发光管,光电接收管,放大整形电路 绝对式编码器 伺服驱动器用来控制电机的一种驱动器 负责接收上位机(PLC,HMI,控制器)的控制信号,转化为输出 Di数字量输入,AI模拟量输入 DI 用于接收上位机发来的控制信号,伺服使能,报警复位,原点开关 DI电路使用光耦来接收信号并传送到主控制系统,并实现电气隔离 电路特点: 1. 使用的是双向光耦 2. COM+是DI1-9的公共端 3. 24V系统 4. 要外接电路 上级装置是继电器输出的话 注意不要把外部电源接到内部电源上 上级装置为集电极开路 不支持NPN,PNP输入混用的情况 DO 用于发送给上位机控制信号 电路特点: 1. DO输出是NPN三极管,漏型输出 2. 允许最大电压,DC30V,最大驱动能力是50mA 上级装置是继电器输入时,注意接入的是继电器线圈 上级装置是光耦输入时,不推荐使用内部24v电源 一般都是接外部的 AI 一般用于速度或转矩控制,最大允许电压是正负12V,电压范围是-10V~10V AO 数模转换 最大输出1mA 低速脉冲指令输入 使用单向光耦 PULLHI接口内部分别串联2.4K电阻接到PULSE+,PULSE-,SIGN+,SIGN-。 回路电流控制在10mA 差分信号输出压差不超过+-5V 双绞线保证一组对应一组 高速脉冲指令输入 差分输入接收器 抑制共模干扰 高速光耦器件 差分驱动器输出给伺服驱动器 要将上位装置与地相连 编码器分频输出 全闭环 编码器接口为总线式,485 直线伺服驱动器编码器脉冲式ABZ接线 直线伺服驱动器编码器接口支持具有霍尔组件的磁极辨识 EtherCat接口 传输数据快 开放性 兼容性 同步精准 Profinet接口 100M/s MECHATROLINK-2/3 RJ45网线接口 伺服驱动器和变频器的区别 1.过载能力不同。伺服驱动器一般具有3倍过载能力,可用于克服惯性负载在启动瞬间的惯性力矩,而变频器一般允许1.5倍过载。 2.控制精度。伺服系统的控制精度远远高于变频,通常伺服电机的控制精度是由电机轴后端的旋转编码器保证。 3.应用场合不同。变频控制与伺服控制是两个范畴的控制。前者属于传动控制领域,后者属于运动控制领域。一个是满足一般工业应用要求,对性能指标要求不高的应用场合,追求的是低成本。另一个则是追求高精度、高性能、高响应。 4.加减速性能不同,在空载情况下伺服电机从静止状态加工到2000r/min,用时不会超20ms。电机的加速时间跟电机轴的惯量以及负载有关系。通常惯量越大加速时间越长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