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上注册,享受更多特权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
x
主要内容为典型应用及案例和变频器常见故障分析。
驱动部分电路 1)、开关电源 1)380~480V系统:由于变频器输出电压种类很多,从成本考虑,一般都是采用单端反激拓扑。采用2844控制芯片,1500vMOs,开关频率一般40~100kHz 2)电源功率。一般30W~50w《中大功率的风扇和接触一般用独立的电源板供电> 3)满载电压范围:对于380~480v等级,一般满载范围是350Vdc(欠压点)一820Vdc(过压点) 4)输出电压种类: a、二次侧电源:±15V,5V, 24V ;其余控制板上的更低电压(3.3V,3.0N, 1.8V, 10V…》一般通过电源芯片另外生成。 b、驱动电源:中小功率一般四路±U,±V,土W,土L(大功率一般独立的6路,自举方案只需一路,上桥通过自举得到 5)调试难点:负载调整率,短路保护、温升 驱动电路IGBT驱动电路 a、中小功率:直接光耦驱动,比如TLP350,331J《带Vce直通保护) b、中大功率:由于驱动电流大。一般光耦后级加推挽电路,提高驱动能力 c。对于主控制芯片(DSP)在一次侧的场合,下桥驱动不需隔离,比如用UCC27524DR d、驱动门极一般并阻容,一定程度可防止误开通作用,还会做一些门极钳位(TVS管,稳压管,二极管钳位到驱动电源)e、驱动上下桥软件有死区。硬件上有时也会做互锁。防止受干扰等异常情况下直通 f、可控硅驱动:变压器驱动,光耦驱动都有(电流型駆动,驱动电流很大> 缓冲继电器駆动 三极管驱动+普通:缓冲继电器的駆动电源一般是24V~COM或独立的电源(继电器内部不满足加强绝缘),要隔离.风扇驱动 三极管驱动+普通光耦。虽然都是二次侧电源,但风扇电源是24V~COM,DSP过来的信号地一般是GND,参考地不同,也要隔离 检测电路电流采样电路 a、中大功率:一般用霍尔,电流太大,如果用分流器发热量太大不好散热,主回路是走恫排不是PCB,适合霍尔安装b、中小功率:目前是最高37kw以下)﹔用电阻采样(分流器+线性光耦)),缺点是PCB上增加发热量,但有成本优势 线性光耦:常用的有7840,CT84,C790,AMC1301(容隔,电流白噪声小) c、根据系统方案不用,采样点也有差异:输出电流采样、下桥IGBT点流采样,母线电流采样d、标么:输出电流采样一般是额定输出电流峰值对应駆动板插座上IU/IV/IW信号为1.5V 母线电压采样 a、变压器绕组正激采样:母线电压上升时延时小,但母线电压下降时延时大,制动时母线波动大,廷时太大影响控制效果,后续新设计不建议采样,不过隔离效果好 心 b、高阻隔离方案:BC延时时间常数一般100us,采样精度高《.3%以内)。缺点是整机耐压测试时会加大漏电流d、某些大系绕,可能采用电压传感器
|